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陈静 黄波 石明明)1日起,中方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在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1日至18时为止,享受该项免签政策入境人员逾160人次。(岳晓春摄)
今天是新政试行首日。上海边检总站方面1日披露,至当日18时,在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享受该项免签政策入境人员逾160人次。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
随着德国法兰克福至中国上海的CA936航班缓缓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批批旅客陆续下机,有序排队走进边检入境大厅。来自德国的KRAUSE ARTHUR ROBERT先生便是首批“享受”该项新政策的人员之一。ROBERT先生开心地说:“免签政策非常便利,给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
据了解,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此项免签便利政策后,便立即订好机票,开启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据悉,得益于15天的免签停留时间,他可以更好地规划本次旅游行程,更深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1日,上海边检机关提前研判方案,科学组织勤务,协同职能部门,为新政策试行保驾护航。(岳晓春摄)
为进一步做好免签入境外籍人员往来管理,上海边检机关提前研判方案,科学组织勤务,协同职能部门,为该项政策试行保驾护航。上海边检总站方面介绍,边检部门提前与相关航司沟通,做好通关程序优化;增派台外引导警力,确保及时分流。上海边检机关还关注口岸客流状况,及时开足查验通道。
此项政策试行期间为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海边检总站方面表示,预计未来享受该项免签政策旅客数量会持续攀升。下一步,上海边检机关将持续关注出入境航班动态,继续加强与相关航司、口岸单位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 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完)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福建“15条”显现两岸融合发展“方向不变”“力度加大”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福建近日公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首批15条政策措施。中央大力支持之下,福建四方面15条具体、实在的措施透露出大陆方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方向不变”“力度加大”。
福建方面透露,《意见》9月12日出台后,中共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8个部委当月27日赴闽开专题会议。在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福建进一步制定措施,第一批包含“台湾居民居住证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优化至5个工作日”“65周岁及以上台胞可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来闽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一定期限的过渡免费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
在闽生活、工作的台胞第一时间感受其中诚意,认知今后可更加便捷实现与福建居民同等待遇。一些细腻的开放举措直接惠及细分群体,如台湾律师吴蒨告诉媒体,新举措包含明年安排50人次台湾地区法科学生到福建检察机关实习实训,这还是第一次。无疑进一步拓展了台胞参与大陆法治建设的渠道。
毋庸讳言,近年两岸正常交流往来面对种种限制、挑战,困难很多。福建推出“15条”,一方面显示出大陆对台政策“方向不变”,即便困难很大,仍决心不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从早期强调经济融合,走向包含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化融合发展,并且,融合发展从政治论述,向着中央及地方各方面政策配套以及措施落地后鲜活的两岸往来互动转化,要让两岸的同胞能够体面地、安全地、方便地、低成本地生活在一起。
另一方面,“15条”也透露出大陆对台工作“力度加大”,实现台胞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要向困难领域迈进。
《意见》中多处提及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和先行先试作用。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扩大授权赋能,持续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等表述,表明中央在福建全域建设示范区,有决心打破更多条条框框的障碍,并积累经验、未来以点带面作进一步推广。
观察家也注意到,民进党当局以“不切实际”“一厢情愿”等言辞回应《意见》及两岸融合发展前景。但关心台海局势的人们可以注意曾作为战地的金门厦门,两地朝向一个共同生活圈所作的探索。新冠疫情趋缓、“小三通”复航后,金厦之间各种联结纽带快速恢复;福建“15条”等新增政策措施,有助于更多台生台胞台企着眼闽台合作、作出前瞻规划。以前难以想象的厦金大桥,今年已有金门民间团体发动连署,要以“公投”形式向台当局反映当地乡亲建设这座大桥的愿望。
对于和平发展,大陆展现诚意、决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台湾民众和金门乡亲一样,在共享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中建立起对于融合发展的信心。(完) 【编辑:刘阳禾】